近日有消息称,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,最快或于本月公布。京津冀大首都圈将分四大功能区:西、北部为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区,中部为优化调整区,南部制造业与耕作业区,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。
业内分析人士表示,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观已形成,一体化指日可待。
而作为京津冀三地区中相对薄弱的河北省,其物流和钢铁行业有望迎来利好。
快速发展的河北物流业
京津冀一体化,物流先行。这已经成为共识。
河北省委常委、副省长杨崇勇在“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”上指出,目前,京津冀三地也正在全力推进合作,比如说,打通断头路,实施交通一体化。
在交通部的指导下,三地正在加快打通,现在还有20多条高速路和省级干道没有打通。
另外,北京市政府和首钢每年计划各筹资5亿元,五年共筹措200亿元,在唐山曹妃甸建设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发展实验区;河北、北京正在共同推进建设北京新机场临港经济区;河北、天津各投资10亿元,组建了渤海港口集团;京津冀三地和铁路总公司拟出资100亿元,组建京津冀轨道交通投资公司。
河北省物流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。
其实,早在今年7月份,河北省物流行业发展已经迎来新动力。
2014年7月19日,伴随着一声风笛长鸣,北京铁路局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缓缓驶出天津铁路枢纽南仓站完成“首发”。这标志着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正式启动。
“京津冀快运列车有助于提升我们河北公铁联运的短板。”河北省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徐兢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据了解,河北省物流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和大宗海运为主,其中公路运输所占比重达70%,海运占10%以上。“公路运输成本要远远高于铁路运输,基本上是铁路运输的10倍。”河北省发改委服务业处副处长袁有丰如是说。
“之前的铁路货运速度慢,一小时只能跑50公里,而快运列车每小时则能达到120公里,而且铁路工作人员甚至能提供上门送货、取货等服务,形象点说,快运就像是一家‘快递公司’。”袁有丰告诉记者。
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极大降低物流成本,铁路一改不同货物不同运价的收费模式,而是采取统一收费,一个运价。每批货物最低收费23元,一站直达;此外,物流速度极大提升,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环行一圈30余小时,极大缩短了运到时限。
多重利好刺激钢铁行业
在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看来,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刺激河北钢铁行业回暖。
王国清认为,京津冀一体化可以刺激三地楼市的回暖。“目前在国家持续放宽限购和信贷政策的放宽、降息等措施的影响下,一些城市的楼市成交有所起色,特别是一线城市率先回暖,但房地产由于一些地区或城市存量库存大,整体回暖可能仍需时间。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必将带动区域功能格局的变化,也将带来相关区域人口的聚集,这将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带来机会。”王国清表示。
此外,功能格局的变化,将带来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。新功能区的市政工程、会务会展中心、标志性建筑等城市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将加大力度。
而在制造业方面,京津冀一体化加速发展,将带来相关产业的快速集聚和竞争加剧,因此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,面临的挑战很大,特别是一些落后、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制造企业有可能被洗牌出局。“但一些具有创新能力、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,能够将自身与区域化改革、国家政策、电子商务等新型技术结合起来的传统中小型制造业企业,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,企业获得转型升级,竞争力有所提升。”王国清说。
而对于钢铁行业本身,王国清认为,虽然京津冀一体化有望加速,但产能控制肯定是铁定的事实,环保和产能控制都不会因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有所放松。
王国清认为,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钢铁行业来讲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“京津冀一体化加速发展,对于河北省的钢铁行业来说,一些落后的、污染严重的、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;一些竞争力弱的企业将被市场洗牌出局,而竞争力强、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。”王国清如是说。